2015年6月8日 星期一

3D 列印的強大

在作MQL系統的時候,第一次接觸到3D列印,作了幾個架子來固定這個Diy的工具,體驗到了3D列印的厲害

MQL: Mininum Quantity Lubrication,一種用於金屬切削時的冷卻潤滑系統,下篇再詳細介紹


油壺是採用B&Q的濾水器用單罐($250),便宜好用,最大好像可以承受200psi。上蓋預留4個有肉的孔即是讓你當鎖點用的,但是要自己攻牙(M4)。想當然市面上是沒有適用的架子,這時只好自己畫一個
一個很簡單的L型架,下方4個M4孔,上方因為沒有限制所以用M8。如果只是一個單純的L,轉折處會產生應力集中造成斷裂,所以中間加上圓角強化

再來因為上面有一些管線跟閥體需要固定,所以設計一組上下蓋

組合圖,原本設計上下蓋是不同的兩件,因為上蓋中間只需要開一個洞,下蓋要留4個M4孔,所以分成兩件設計。後來決定將兩件作成一模一樣開5個洞,只要印兩次一樣的東西就好了,也可以省材料

油壺有了支架,噴嘴也需要一個支架固定,左下角的凹槽就是噴嘴前的油氣混合方塊的鎖點,因為怕孔的誤差太大,所以乾脆不開孔,印出來再攻牙,右邊則是固定在機器上的M12孔


右邊是第二板,因為M12孔的誤差過大,所以重新設計第二版順便改良其它地方。這次有加2個鎖孔還有washer槽但還是不準,印出來還是需要擴孔,順便削了一塊沒用的地方和加圓角


組合起來像這個樣子,目前使用上還ok,還是有些地方可以改良

3D列印最厲害的就是可以在一天以內打造出樣品,甚至作出好幾版,如果你要以傳統方式製作的話,最少要1~2個禮拜,而且量太少還沒有工廠願意作,成本也高出許多,造成你要在每次設計時考慮的非常多以避免浪費

再來如果是金屬切削,一般是講求越少的加工越好,比如說一開始那塊L型支架,如果可以鑽8個孔再折成L型就結束了。可是以3D列印的思維,可以多開孔減少材料更好,四周如果可以導圓角,不止減少材料還可以避免刮手,這是其中可以多加考慮的地方
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