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2月7日 星期一

Bittorrent sync 與 dropbox的比較

這篇不打算作很深入或很全面的比較,只有就幾個重點來說明

1. dropbox $99/yr,商業用的更貴
2. bt sync $40/yr,商業用的稍貴一點,限制少


比較點:
1. bt sync 快很多
2. bt sync 沒有將檔案上傳到雲端,優點: 安全性佳,缺點: 電腦要保持上線才能同步
3. 檔案衝突時,dropbox有幾個衝突就作幾個備份檔,bt sync的話,新版的直接覆蓋舊版-->致命傷


如果是個人用的,那onedrive,google drive都可以用,但如果工作上用,dropbox目前還是最好用,雖然真的很貴

2015年9月13日 星期日

RC car 遙控車馬達反轉有問題

車上用的是hobbywing xerun150的電變(控制器),馬達是雜牌的沒有內建hall sensor(霍爾感應器/電碰感應器),在加裝外掛hall sensor後起步明顯順了許多,低速時馬達不會再搖晃,此種跳動,英文稱為jerking

不過煞車力道不夠強,還有轉彎時不夠順,所以內輪鎖的不夠死,想要調成全速轉彎時內輪有一點倒退的力道來試試看

結果發現其中一顆馬達前進時沒問題,只有倒退時會震動,這種震動跟沒裝hall sensor那種低速跳動不同,輻度小很多,但是力道跟聲音大很多,電線還會發燙

因為這車有雙馬達+電變,所以我試過調換hall sensor外掛和調換電變,依然是右輪的馬達有問題,然後看到外國討論區說到這有可能是馬達有問題,還有可能燒掉電變

http://www.rcgroups.com/forums/showthread.php?t=1918139

換上備用馬達後,果然正常了,雖然轉向還是沒有想像中的好

台灣 keensert 插銷螺套 插銷牙套

http://www.yen-g.com.tw/

找這個叫作keensert的東西找了很久,因為需求量很小,從國外買非常不划算
想找看看有沒有台灣公司製作,資訊也很少,還好終於在這間找到了
而且只買2個也接受,非常的有幫助


2-Axis 2軸 搖桿 香菇頭

Arduino配件包裡的那種,跟一般店面買的的便宜那種好像都差不多...爛
一個$200以下,訊號很飄,不過一分錢一分貨,有比較才知道好壞
參考連結(非廣告)

稍微好一點的,大概快2倍價,訊號就好很多了
搖桿在正中間不動時,值約在500~525左右,還是有一點誤差,不是在0~1023的正中間,不過這影響不大,在你移動到每一個點時,跳動不要太誇張就可以了

舉例來說上面那個便宜的,停在每個點時,訊號可能還是在該點正負20的範圍在跳
這一顆差不多在正負5左右,如果砸大錢買APEM的話,那訊號停在多少就是多少,真的很廳害,不過價錢會把你嚇死,請自行google

2Ax-s搖桿參考連結,包括接線跟sketch,


2015年6月8日 星期一

螺絲、鑽孔、攻牙

螺絲有分英制及公制,一般常用的是公制例如M4螺絲,M5螺絲
英制雖然叫作英制,其實它用的是美式單位: 英吋,網路上有對照表,這邊就不討論

而螺絲又分很多種,常見的有:
1. 扁頭
 2. 內六角
  3. 外六角
還有很多種,包含Washer(華司、墊片),這邊就不囉嗦了,網路上都查的到
這邊想說明的是如果你在畫圖時要如何開出適合的洞。


以M8為例,M8的螺絲,表示螺絲的直徑部份是8mm,不是頭而是長的有牙部份的直徑。
如果要開M8的孔在工件上,首先先確認你的螺牙的角度是1.25還是1.0的,這個因為太小了,通常會去合牙規(也就是一條很長的板子,上面有公制英制的公母牙讓你去鎖,確定到底是哪一個大小)。

再來看你要開要攻牙的孔或是直通孔,如果是你之後要攻牙的話,就先開6.8mm/7.0mm的孔,因為要留1mm左右的"肉"讓螺絲可以咬住。

如果是要直直的讓螺絲穿過去,那就看最右邊那幾欄,8.4mm算是剛剛好可以穿過,不會太卡,9.0mm就非常鬆了,10.0mm....BJ4

還要考慮墊片跟螺帽的大小,如果有需要的話,一樣要記得留大一點點讓他可以穿過

如果是3D列印,可以想辦法藏螺絲省料又美觀
中間的四個孔就保留了墊片的大小,再加挖了螺絲跟墊片的深度,讓上蓋可以密合

3D列印小常識

1. 因為是從底下一層一層往上印的,一般來說左右的強度會比上下強,翻好角度再印吧!
因為這個物件會是這樣固定在牆上,然後下面又鎖著5公近左右的重物,長期下來可能會被接開,GG
改以這個方式列印可以取得較好的垂直強度,畢竟水平方向沒有拉扯

2. 如果中間有一小段空洞,或者一開始是空洞,中間才有料,記得選取列印支撐,有兩種模式,其實都試過一次就知道下次該選什麼了
像這個零件中間是空的,如果沒印支撐,到開始印中間的部份就會爛掉。左邊的Support type點開,中間有2種支撐的選項

3. 在不影響的情況下,多開洞或是削掉沒必要的地方,可以節省材料
上圖的中間上面,會有一個預估列印時間跟用多少材料,可以依此估算這個print要花多少錢

4. 一次印2個以上可能會省成本,但是也有可能杯具...
不管在任何情況,請在列印開始的前10分鐘稍微盯一下,如果底印爛的,有很大的機率會杯具。如果在以下的情況更需要注意:
(1) 印2個以上,因為它還是兩個同時從底開始印,如果其中一個砸了,會牽拖到另外一個
(2) 新的材質,特性不同可能容易黏住噴頭導致杯具,EX: 尼龍
(3) 底盤的膠上太多的時候,可能會導致印好拔不下來

MQL system是什麼?

Minimum Quantity Lubrication: 最小量的潤滑
所以這個系統的好處有: 
1. 環保
2. 好清潔
3. 經濟

CNC銑床加工鋁材時大多數採用的潤滑油為太古油,跟一般炒菜油看起來差不多,但是顏色深一點。使用前以1:20水(大概)的比例混合,然後整桶會變成乳白色帶點藍綠,滿神奇的

但是也因為很水很稀,在銑刀高轉時一定會噴的到處都是,如果機台不是全罩式的,一定會清到靠X

當然老一輩的還是覺得太古油效果好,畢竟他們用了幾十年,一時難以接受新的東西

MQL可以用植物油,一開始我們到化工材料行買蓖麻油(Caster Oil)來作測試,500ml一罐 $65。粗估8小時工作的使用量大概是1/3,也就是165ml左右,花費$21元。而且不會噴的到處都是,因為主要是加壓空氣混合加壓油,如果加上電磁閥控制會更省

太古油一大桶要3000~4000元,雖然混水之後花費也不大,可是太古油混水之後持續運轉個幾個禮拜沒問題,如果幾天都沒用會整個臭掉,這也是一個滿大的缺點。不過效果真的沒話說

如果有興趣可以google看看,至少有2家公司已經有在賣整套產品,只是自己DIY的當然比較爽阿。找2個閥、2個壓力表和B&Q藍色濾水筒,再來就是一些空壓管,三通等等小東西。一開始我們的油氣混合方塊是自己用CNC作的,不過效果沒有很好,後來剛好看到JETON公司有出噴霧裝置,還有針閥可以精確的調整比例,再加上噴嘴有萬向接頭,就直接買一組來試用囉

整個DIY過程中,沒想到針閥跟電磁閥那麼難找,大部份不符合我們油氣混點因用途,或者是沒有那麼小規格的產品。其實在露天拍賣有找到一些,只是網路的東西看不到實品及規格不清,考量後先放棄,以買的到的先湊合著用

之後可以改進的地方: 
1. 改用椰子油,蓖麻油的味道有些人不喜歡,椰子油比較貴一點不過也更環保
2. 加上電磁閥可以更靈活
3. 左邊再加一支噴頭以避免死角

MQL影片:
少到幾乎沒有看到油,而且他的工作環境跟台灣大多數工廠很像,廠房空間不大,常常旁邊也堆滿東西,如果噴的到處都是,乾脆不清了

太古油影片:

只能說是一團糟,而且這刀還是小的,如果是面銑刀的話真的噴的到處都是

3D 列印的強大

在作MQL系統的時候,第一次接觸到3D列印,作了幾個架子來固定這個Diy的工具,體驗到了3D列印的厲害

MQL: Mininum Quantity Lubrication,一種用於金屬切削時的冷卻潤滑系統,下篇再詳細介紹


油壺是採用B&Q的濾水器用單罐($250),便宜好用,最大好像可以承受200psi。上蓋預留4個有肉的孔即是讓你當鎖點用的,但是要自己攻牙(M4)。想當然市面上是沒有適用的架子,這時只好自己畫一個
一個很簡單的L型架,下方4個M4孔,上方因為沒有限制所以用M8。如果只是一個單純的L,轉折處會產生應力集中造成斷裂,所以中間加上圓角強化

再來因為上面有一些管線跟閥體需要固定,所以設計一組上下蓋

組合圖,原本設計上下蓋是不同的兩件,因為上蓋中間只需要開一個洞,下蓋要留4個M4孔,所以分成兩件設計。後來決定將兩件作成一模一樣開5個洞,只要印兩次一樣的東西就好了,也可以省材料

油壺有了支架,噴嘴也需要一個支架固定,左下角的凹槽就是噴嘴前的油氣混合方塊的鎖點,因為怕孔的誤差太大,所以乾脆不開孔,印出來再攻牙,右邊則是固定在機器上的M12孔


右邊是第二板,因為M12孔的誤差過大,所以重新設計第二版順便改良其它地方。這次有加2個鎖孔還有washer槽但還是不準,印出來還是需要擴孔,順便削了一塊沒用的地方和加圓角


組合起來像這個樣子,目前使用上還ok,還是有些地方可以改良

3D列印最厲害的就是可以在一天以內打造出樣品,甚至作出好幾版,如果你要以傳統方式製作的話,最少要1~2個禮拜,而且量太少還沒有工廠願意作,成本也高出許多,造成你要在每次設計時考慮的非常多以避免浪費

再來如果是金屬切削,一般是講求越少的加工越好,比如說一開始那塊L型支架,如果可以鑽8個孔再折成L型就結束了。可是以3D列印的思維,可以多開孔減少材料更好,四周如果可以導圓角,不止減少材料還可以避免刮手,這是其中可以多加考慮的地方


2015年5月26日 星期二

[Arduino] 藍芽模組 Bluetooth module HC-05, HC-06


我手上剛好拿到這2款,其它還有HC-03 04 07,詳細介紹可參考HC-0x bluetooth module 選購指南 及 HC-05與HC-06藍牙模組補充說明(一),下圖為06模組,黑色記號是我自己塗的,一般05模組,在中間的IC上面會有金勾。

沒想到數字比較小的05功能比06強,例如: 06無法連接到Arduino IDE的bus terminal,只能通電之後用手機app抓addr,可參考此篇: 藍牙模組補充說明(四):無線連結兩個Arduino控制板

HC-05可以接到Arduino後,進入AT mode直接改addr,cmode等參數。不過這邊有一個技巧,在我試過很多其它前輩的方法之後才發現,有可能你的模組沒有這個問題,如果你剛好遇到的話,希望可以解決你的問題。我是參考此篇Arduino : HC-05 藍芽模組的設定的方法來設定,但是HC-05上的紅燈還是不停閃爍,代表它沒有進入AT mode。長亮一秒後熄滅一秒才是成功進入AT mode。我的步驟如下:

1. 先拔掉 Arduino 的 USB 線,也拔掉 HC-05 VCC 和 Arduino 5V or 3.3V 相連的這條線
2. 將 Arduino 的 USB 線插入電腦
3. 將 HC-05 VCC 和 Arduino 3.3V 的孔接上
4. 供電後的 HC-05 應該是以慢速(約兩秒一次)閃爍 LED,這表示它已進AT command mode,等候我們輸入 AT 指令
5. 開啟Arduino IDE的bus terminal,打AT會回應ok就是成功了(記得與HC-05連線時,bus terminal底下要改為Both NL & CR,與HC-06不同)

以上大致步驟與雄相同,只有紅字的地方不同。進入HC-05的關鍵點有2個:

1. 在通電之前輸入高電位至KEY
2. 在Arduino通電之後,再接通3.3V的電,我才得以成功進入AT Mode

再補充說明一個05與06關鍵不同的地方,05為主從一體,而06只有從(slave)的模式。這代表:

1. 2個06無法互連,只能等其它裝置來連他,ex: 電腦,手機,HC-05
2. 2個05可以互連,必須設定一個為主,一個為從
3. 設定為主的05,要進入其AT mode,並設定從機的addr,才能成功連接,ex: AT+BINDxxxx,xx,xxxx(請參考補充說明4)
4. 成功配對後,會有一個紅燈長亮,另一個紅燈間隔閃爍


最後說明一點,藍芽與Arduino上的程式無關!

藍芽模組只需設定,一但以AT mode 設定完成後,即可與另一台bind的藍芽Arduino通訊。你的程式不是在藍芽模組上運行,而是在Arduino上。





2015年3月18日 星期三

搞死人的2011 late MBP 安裝 windows + bootcamp

小弟有一台2011 late MBP,光碟機已拆,改成USB外接式

試過非常多方法,還是無法安裝win7,包括改plist; 為了讓有光碟機版版本的MBP可以順利製作windows 安裝usb,試了多組win7 iso,試了多組隨身碟

最後只有bootcamp製作的win8安裝隨身碟可以順利在開機時偵測的到,也就是說我那8G隨身碟是白買了,網路上很多人也有這個問題,外國人說用Sandisk的隨身碟可以抓到,台灣人說用創見的可以收到,以上都是指Win7版本。我買的是創見,win7就是抓不到。

只好改用win8了,沒想到抓到了,結果還是有問題,最後在此找到解決辦法:
https://discussions.apple.com/thread/5474614?start=15

bootcamp安裝時幫你分割的partition不靠譜,把他回復然後用disk utility來切一個free space,然後再用隨身碟開機安裝Win8、再來安裝bootcamp,其它的應該沒什麼問題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