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indowManager.LayoutParams layout = getWindow().getAttributes();
layout.screenBrightness = 1F;
getWindow().setAttributes(layout);
四隻狗成大器
紀錄學習中從網路上獲得的資源及心得
2018年3月13日 星期二
[Android] 開頁面後調整亮度,離開後回復
只要三行,不用設權限,只要三行
2015年12月7日 星期一
Bittorrent sync 與 dropbox的比較
這篇不打算作很深入或很全面的比較,只有就幾個重點來說明
1. dropbox $99/yr,商業用的更貴
2. bt sync $40/yr,商業用的稍貴一點,限制少
比較點:
1. bt sync 快很多
2. bt sync 沒有將檔案上傳到雲端,優點: 安全性佳,缺點: 電腦要保持上線才能同步
3. 檔案衝突時,dropbox有幾個衝突就作幾個備份檔,bt sync的話,新版的直接覆蓋舊版-->致命傷
如果是個人用的,那onedrive,google drive都可以用,但如果工作上用,dropbox目前還是最好用,雖然真的很貴
1. dropbox $99/yr,商業用的更貴
2. bt sync $40/yr,商業用的稍貴一點,限制少
比較點:
1. bt sync 快很多
2. bt sync 沒有將檔案上傳到雲端,優點: 安全性佳,缺點: 電腦要保持上線才能同步
3. 檔案衝突時,dropbox有幾個衝突就作幾個備份檔,bt sync的話,新版的直接覆蓋舊版-->致命傷
如果是個人用的,那onedrive,google drive都可以用,但如果工作上用,dropbox目前還是最好用,雖然真的很貴
2015年9月13日 星期日
RC car 遙控車馬達反轉有問題
車上用的是hobbywing xerun150的電變(控制器),馬達是雜牌的沒有內建hall sensor(霍爾感應器/電碰感應器),在加裝外掛hall sensor後起步明顯順了許多,低速時馬達不會再搖晃,此種跳動,英文稱為jerking
不過煞車力道不夠強,還有轉彎時不夠順,所以內輪鎖的不夠死,想要調成全速轉彎時內輪有一點倒退的力道來試試看
結果發現其中一顆馬達前進時沒問題,只有倒退時會震動,這種震動跟沒裝hall sensor那種低速跳動不同,輻度小很多,但是力道跟聲音大很多,電線還會發燙
因為這車有雙馬達+電變,所以我試過調換hall sensor外掛和調換電變,依然是右輪的馬達有問題,然後看到外國討論區說到這有可能是馬達有問題,還有可能燒掉電變
http://www.rcgroups.com/forums/showthread.php?t=1918139
換上備用馬達後,果然正常了,雖然轉向還是沒有想像中的好
不過煞車力道不夠強,還有轉彎時不夠順,所以內輪鎖的不夠死,想要調成全速轉彎時內輪有一點倒退的力道來試試看
結果發現其中一顆馬達前進時沒問題,只有倒退時會震動,這種震動跟沒裝hall sensor那種低速跳動不同,輻度小很多,但是力道跟聲音大很多,電線還會發燙
因為這車有雙馬達+電變,所以我試過調換hall sensor外掛和調換電變,依然是右輪的馬達有問題,然後看到外國討論區說到這有可能是馬達有問題,還有可能燒掉電變
http://www.rcgroups.com/forums/showthread.php?t=1918139
換上備用馬達後,果然正常了,雖然轉向還是沒有想像中的好
台灣 keensert 插銷螺套 插銷牙套
http://www.yen-g.com.tw/
找這個叫作keensert的東西找了很久,因為需求量很小,從國外買非常不划算
想找看看有沒有台灣公司製作,資訊也很少,還好終於在這間找到了
而且只買2個也接受,非常的有幫助
找這個叫作keensert的東西找了很久,因為需求量很小,從國外買非常不划算
想找看看有沒有台灣公司製作,資訊也很少,還好終於在這間找到了
而且只買2個也接受,非常的有幫助
2-Axis 2軸 搖桿 香菇頭
Arduino配件包裡的那種,跟一般店面買的的便宜那種好像都差不多...爛
一個$200以下,訊號很飄,不過一分錢一分貨,有比較才知道好壞
參考連結(非廣告)
稍微好一點的,大概快2倍價,訊號就好很多了
一個$200以下,訊號很飄,不過一分錢一分貨,有比較才知道好壞
參考連結(非廣告)
稍微好一點的,大概快2倍價,訊號就好很多了
搖桿在正中間不動時,值約在500~525左右,還是有一點誤差,不是在0~1023的正中間,不過這影響不大,在你移動到每一個點時,跳動不要太誇張就可以了
舉例來說上面那個便宜的,停在每個點時,訊號可能還是在該點正負20的範圍在跳
這一顆差不多在正負5左右,如果砸大錢買APEM的話,那訊號停在多少就是多少,真的很廳害,不過價錢會把你嚇死,請自行google
2Ax-s搖桿參考連結,包括接線跟sketch,
2015年6月8日 星期一
螺絲、鑽孔、攻牙
螺絲有分英制及公制,一般常用的是公制例如M4螺絲,M5螺絲
2. 內六角
3. 外六角
英制雖然叫作英制,其實它用的是美式單位: 英吋,網路上有對照表,這邊就不討論
而螺絲又分很多種,常見的有:
1. 扁頭
3. 外六角
還有很多種,包含Washer(華司、墊片),這邊就不囉嗦了,網路上都查的到
這邊想說明的是如果你在畫圖時要如何開出適合的洞。
以M8為例,M8的螺絲,表示螺絲的直徑部份是8mm,不是頭而是長的有牙部份的直徑。
如果要開M8的孔在工件上,首先先確認你的螺牙的角度是1.25還是1.0的,這個因為太小了,通常會去合牙規(也就是一條很長的板子,上面有公制英制的公母牙讓你去鎖,確定到底是哪一個大小)。
再來看你要開要攻牙的孔或是直通孔,如果是你之後要攻牙的話,就先開6.8mm/7.0mm的孔,因為要留1mm左右的"肉"讓螺絲可以咬住。
如果是要直直的讓螺絲穿過去,那就看最右邊那幾欄,8.4mm算是剛剛好可以穿過,不會太卡,9.0mm就非常鬆了,10.0mm....BJ4
還要考慮墊片跟螺帽的大小,如果有需要的話,一樣要記得留大一點點讓他可以穿過
如果是3D列印,可以想辦法藏螺絲省料又美觀
中間的四個孔就保留了墊片的大小,再加挖了螺絲跟墊片的深度,讓上蓋可以密合
3D列印小常識
1. 因為是從底下一層一層往上印的,一般來說左右的強度會比上下強,翻好角度再印吧!
因為這個物件會是這樣固定在牆上,然後下面又鎖著5公近左右的重物,長期下來可能會被接開,GG
改以這個方式列印可以取得較好的垂直強度,畢竟水平方向沒有拉扯
2. 如果中間有一小段空洞,或者一開始是空洞,中間才有料,記得選取列印支撐,有兩種模式,其實都試過一次就知道下次該選什麼了
像這個零件中間是空的,如果沒印支撐,到開始印中間的部份就會爛掉。左邊的Support type點開,中間有2種支撐的選項
3. 在不影響的情況下,多開洞或是削掉沒必要的地方,可以節省材料
上圖的中間上面,會有一個預估列印時間跟用多少材料,可以依此估算這個print要花多少錢
4. 一次印2個以上可能會省成本,但是也有可能杯具...
不管在任何情況,請在列印開始的前10分鐘稍微盯一下,如果底印爛的,有很大的機率會杯具。如果在以下的情況更需要注意:
(1) 印2個以上,因為它還是兩個同時從底開始印,如果其中一個砸了,會牽拖到另外一個
(2) 新的材質,特性不同可能容易黏住噴頭導致杯具,EX: 尼龍
(3) 底盤的膠上太多的時候,可能會導致印好拔不下來
因為這個物件會是這樣固定在牆上,然後下面又鎖著5公近左右的重物,長期下來可能會被接開,GG
改以這個方式列印可以取得較好的垂直強度,畢竟水平方向沒有拉扯
2. 如果中間有一小段空洞,或者一開始是空洞,中間才有料,記得選取列印支撐,有兩種模式,其實都試過一次就知道下次該選什麼了
像這個零件中間是空的,如果沒印支撐,到開始印中間的部份就會爛掉。左邊的Support type點開,中間有2種支撐的選項
3. 在不影響的情況下,多開洞或是削掉沒必要的地方,可以節省材料
上圖的中間上面,會有一個預估列印時間跟用多少材料,可以依此估算這個print要花多少錢
4. 一次印2個以上可能會省成本,但是也有可能杯具...
不管在任何情況,請在列印開始的前10分鐘稍微盯一下,如果底印爛的,有很大的機率會杯具。如果在以下的情況更需要注意:
(1) 印2個以上,因為它還是兩個同時從底開始印,如果其中一個砸了,會牽拖到另外一個
(2) 新的材質,特性不同可能容易黏住噴頭導致杯具,EX: 尼龍
(3) 底盤的膠上太多的時候,可能會導致印好拔不下來
訂閱:
文章 (Atom)